智慧农业相关政策汇总和解读

    我国智慧农业的加速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加码加持。自2014年以来,先后发布了十几个农业改造的利好政策,在政策影响下,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到改造农业的大潮中,农村经济搭上信息化快车,协同构建“互联网+农业”的产业生态体系。本文汇总和解读5大智慧农业利好政策,仅供学习与交流。

智慧农业相关政策汇总和解读.jpg

    一、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15年7月4日
    国务院印发《意见》指出: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1、发展标准化生产方式。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在基础较好的领域和地区,普及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在大宗农产品规模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
    2、农机定位耕种等标准化作业。在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饲料准确投放、疾病自动诊断、废弃物自动回收等智能设备的应用普及和互联互通。
    支持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合作,综合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农业信息监测体系,为灾害预警、耕地质量监测、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市场波动预测、经营科学决策等提供服务。
    3、完善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充分利用现有互联网资源,构建农副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制度标准建设,建立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利用互联网技术,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二维码、无线射频识别等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强化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不断扩大追溯体系覆盖面,实现农副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二、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2004-2020年
    连续十多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均有涉及到智慧农业的相关内容。如: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到了加快科技研发,实施智慧农业工程,推进农业物联网和农业装备智能化;2018年一号文件的主旨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到了发展数字农业,推进物联网实验和遥感技术的应用。2019年的一号文件的一大则为加快突破农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农业战略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生物种业、重型农机、智慧农业、绿色投入品等领域自主创新。支持薄弱环节适用农机研发,促进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202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三、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8年2月4日
    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部署。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意见》指出,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体验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提升小农户抗风险能力。同时,要推进我国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科研机构、设备制造企业联合攻关,进一步提高大宗农作物机械国产化水平,加快研发经济作物、养殖业、丘陵山区农林机械,发展农机装备制造。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林业水利工程,推进物联网试验示范和遥感技术应用。
    四、国家质量兴农战略规划(2018-2022年)
    发布时间:2019年2月18日
    1、加快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水平:推进我国农机装备和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加快农机装备和丘陵山区、果菜茶生产、畜禽水产养殖等农机装备的生产研发,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升渔业船舶装备水平。到2022年创建500个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稳定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强绿色新机具新技术示范推广,推进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协同发展,推动植保无人机、无人驾驶农机、农业机器人等新装备在规模种养领域率先应用。推进丘陵山区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
    2、大力推广绿色设施装备和技术:推进设施农业工程、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创新,积极推进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加快发展绿色设施农业,推广现代化集约型专用设施装备。引入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智能化改造。加强老旧农业设施改造更新,推动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加快新能源机械使用,提升节地、节水、节能、节肥、节药、抗风、抗雪能力。
    3、加快数字农业建设:完善重要农业资源数据库和台账,形成耕地、草原、渔业等农业资源“数字底图”。分品种有序推进农业大数据建设,科学调控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借力互联网企业、涉农企业数据库,充分依托已有设施,构建“农业云”管理服务公共平台,提高农业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实施数字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鼓励对农业生产进行数字化改造,加强农业遥感、大数据、物联网应用,提升农业标准化水平,推进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品身份化,提升数字技术在农产品生产、质量监控、商贸物流领域的应用水平,实现农产品“种讲良心、卖得称心、买可放心、吃能安心”,力争到2022年,农业主要品种全产业链数字化覆盖率达到30%。
    五、农业农村部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25日
    文件提出,到2025年,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数字乡村战略实施。农业农村数据采集体系建立健全,天空地一体化观测网络、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农业农村云平台基本建成。数字技术与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业数字经济比重大幅提升,乡村数字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在加大政策支持方面,各地要加大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投入力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贷款贴息等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投入数字农业农村建设。优先安排数字农业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对符合条件的数字农业专用设备和农业物联网设备按照相关规定享受补贴。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放管服”改革,优化管理服务流程,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积极支持和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产业化主体。
    我国发展智慧农业是传统农业改造升级的现实需求,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目前,我国农业互联网渗入率仅3%-5%,发展空间巨大。政府要通过推进政策,来为智慧农业的推广和落地培育粉丝,要为智慧农业纵深发展提供条件。互联网巨头和涉农企业要利用自身的品牌营销优势,着力于推广成熟可复制的智慧农业应用模式。未来,中国必将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